张功慤(1923-2020)生于上海,1945年在重庆考入因抗战内迁的国立艺专,1948年在杭州国立艺专毕业。从1947年他第一次遇到吴大羽老师后,41年的陪伴,让他们的师生关系情同父子。
张功慤青少年时代在苏州美专沪校随颜文樑有过短暂的学习之后,他在国立艺专的学习从观察思维到绘画表现,正是从印象主义起步的。
从上世纪四十代末开始,国内的美术创作观念、思想逐渐走向封闭。为了自己能自由创作,张功慤辞去了上海美术工场的专业绘画工作,在本地中学当了一名美术老师,直至八十年代中期退休。
在五十年代前期,是张功慤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学习、探索阶段,之后,画面开始追求似像非像的东方美学意境,这样的创作理念就是来自于庄子的哲学观。
张功慤的作品大多隐喻着自然、人和动物间的关系,表现的是空灵、力量、率真和自在。画面上的笔势笔笔生发,有着解衣般礴式的激情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;书写型的线条顿挫有姿,时而粗犷,时而优雅;油色淋漓的色彩吐露更使画面灵旋虚幻、气韵生动,其意境和内涵似乎高深莫测又万千气象。
九十年代初,张功慤访问美国两年后回到上海,在继续抽象创作的同时,他还以具象表现画风创作了一系列花卉题材的作品,别开生面。
进入新世纪后,张功慤有更多机会去海内外旅行,也因此触发了他再次写生的念头,他经常在户外进行现场油画创作,这些作品大多是具象写意的。张功慤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又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张功慤常说: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情,与其他任何人无关。伟大的艺术家不会被环境束缚,也不会被传统束缚,更不会被自己束缚。张功慤尽其一生的艺术生命,沉浸在自己的独立艺术王国中,用作品吐露自己真实的情感,呈现了阳刚和天真的艺术世界,他的艺术已是通达了我自翱翔、或形或影而形影变幻的自由境界。